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明求生记 > 第三百七十三章 《大明科学报》

第三百七十三章 《大明科学报》

第三百七十三章 《大明科学报》 (第2/2页)
  
  也就是说东胜卫是从正统起逐渐丢失,公元1371年,明朝在鄂尔多斯南部设察罕脑儿卫,在东胜北部设东胜卫。东胜左卫地处黄河西来,折而南流之处,这里也是自汉代已有的黄河古渡“君子津”所在地。东胜卫北倚阴山,南临黄河晋陕狭谷,西与鄂尔多斯隔河相望,是出入河套东北角的要冲地段。
  
  除东胜左右卫而外,先后设立镇虏、云川、玉林、威远、宣德、官山、大同、阳和、高山、天成、万全、宣府、开平、开元、大宁等卫至辽东,以及各卫兼辖的千户所,构成东、北部防线。东胜卫以西,同样,通过设在鄂尔多斯东胜卫所辖的千户所与宁夏、甘肃河西走廊联系起来,从而形成为相互声援、互为犄角,遥相呼应的战略、战术防御体系。东胜卫起了相互联结东、西诸卫、所的环节作用。这条防卫体系在东部抵御了兀良哈;中部抵御了瓦刺;西部与鞑靼抗衡。
  
  可是好景不长随后鄂尔多斯部入主河套,明朝势力退回长城以南。东胜卫也被南迁,东胜左卫迁往卢化县(河北省卢龙县),东胜右卫迁至遵化县(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县),两卫均在京城附近,其兵权被皇帝牢牢抓在手里。后又再增设东胜中卫、东胜前卫、东胜后卫,用以山西附近防御。后三卫和之前的东胜卫一点关系都没有,最多是个名字相同。
  
  现在出现了一个穿越者,必将改写大明历史。章子俊的目标不单单只是一个东胜卫,而是在黄河边上的达拉特(大同),誓要把鞑靼赶出整个河套,恢复洪武大明版图。
  
  在明朝人眼中的河套是南临长城,东西北三面被黄河阻断隔绝的地区,“土肥饶,可耕桑”,是塞上明珠,大体是鄂尔多斯高原。河套平原是一个较为平坦的高原地带,西北向东南倾斜,是黄土丘陵地带、沙漠地带和河岸平原地带三部分组成的。河套平原牧草肥美,利于畜牧,地形也特别适合骑兵作战,长驱直入南下或北上。河套平原是蒙古部落进出长城的必经之路,明王朝在此地安排大量兵力防守,限制蒙古诸部的进出。当地气候不如中原和南方诸省,四季分明,春季干旱多风,降水奇少,因此春旱现象十分严重,沙暴频发;夏季短促,降水集中较多;秋季清爽降温快,霜寒天气来的比其他地方要早;冬季就和其他北方地区差不多,漫长而严寒。
  
  在章子俊眼中的河套包括了兰州、银川、乌海、包克图(包头),南至渭河,东至汾河内即为河套,而东胜卫居中而立,可为黄河三套平原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,这一段黄河的西套、后套、前套物产丰富,水茂丰盛、矿产巨量,要想守住这一片地区,建立卫所驻军很难办到,大明从洪武起已经实验过了,只有建立工业,才能稳定下来,试想利用当地的矿产,建立大量的工业,交通跟内地的联通,面对蒙古的土默特部又能怎样,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纵横驰骋於大漠南北,远至新疆、青海,南下到明长城九边与京城北京。土默特部即秃马惕。豁里•秃马惕在成吉思汗以前是居住在贝加尔湖以西的古老部落。土默特源於汪古部。汪古部,辽、金、元时期居住在阴山地区。现居包头平原。
  
  现在说一下当今大明边关的势力,元顺帝等蒙古贵族退回蒙古草原后,仍然希望重返中原,明朝则准备乘胜消灭北元,双方展开长期激烈的斗争,北元终于被消灭。此后蒙古各部封建主贵族实行封建割据,拥立蒙古大汗当傀儡,专横跋扈,不断进行战争,人口大量迁徙转移,逐渐形成东部蒙古(鞑靼,住在蒙古高原东部和内蒙古地区),西部蒙古(瓦刺,住新疆北部、蒙古高原西部)和兀良哈三卫。三卫原来都是蒙古属部,住在大兴安岭南麓,明朝征服他们后,设三卫以羁縻之。以后鞑靼、瓦剌和明朝三方面,又开展了百年错综复杂的斗争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