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挖土党 (第1/2页)
张骥似乎发现了自己右眼的不普通。
光点亮度减弱了,但是没有消失。
“曹祖师爷倒是给个信息呀,这是什么意思?还得要我猜猜猜的。”
张骥拿出探测器,在土坑里一顿画圈。
果然,在右侧探测器有了反应。
张骥铲子和手同时发动,不大会儿功夫,挖出一个东西。
这次的东西倒是不大,一个圆形的铁匣子。布满着淤泥让张骥分辨不出来是什么东西。
但是张骥却知道这东西不简单,因为张骥眼睛里的光点消失了。
张骥小心的用手将铁匣子外面的淤泥擦掉。
“我擦,这什么玩意儿?好像是一个机枪的弹鼓,这玩意儿也能值得一个光点?还是那么亮的光点?”
张骥有些失望,拿起弹鼓爬出土坑,放到地上,试图打开这个铁匣子。
这个铁匣子就没有那几把冲锋枪那么幸运,已经锈蚀的不成样子。
张骥用手掰几下没掰开,从桶包里拿出多功能户外刀,找准一个缝隙开撬。
“哗啦!”一声。
撬开了铁匣子。铁匣子里面是一坨厚实的黑泥。张骥伸手把黑泥挖出,手指能够很明显的触摸到里面的供弹轨道。
“奶奶的,这还真是个弹鼓。”
张骥眼看把黑泥都掏干净了也没什么发现。
“真够衰的。”
嘴里嘟囔着,伸手去挖弹鼓里最后一点泥土。
“嗯?”
握在手里的泥土里明显有东西。张骥赶紧捻开泥土,把那个东西擦拭干净。
那是三枚被泥土粘连在一起的硬币,硬币上一面刻着一个大大的数字五十,另一面则是德国著名的吐舌头的老鹰,老鹰的脚下还刻着那个代表着罪恶的万字符号。
这个硬币还是张骥能看明白的,不就是三枚德国马克吗?
得了,虽然有些失望,但是那几把冲锋枪对张骥来讲,已经是收获满满了。
张骥来熊国已经快两年了,刚开始在一个建筑工地做小工,工地上有工人挖出来一颗二战时期的炮弹,吓的工头紧急叫停施工。
包工头是个华人,张骥的老乡,在没办法的情况下花重金请来一帮当地的挖土党。
这帮挖土党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,在这片地方挖出来17颗各种型号的炮弹。还有一些头盔,饭盒,刮胡刀什么的。锈的不成样子的枪支,刺刀也有几把。
张骥用磕磕绊绊的俄语和这几个挖土党交流过,第一次了解了挖土党这个行业。
二战时小胡子和熊国在这片土地上大打特打,几千万人倒在这里,数不清的武器装备埋在战场的地下。
由于熊国地广人稀,战争结束后打扫战场不方便,甚至很多士兵的骸骨都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。
而在欧洲,有很多收藏家对二战时期的武器装备很是青睐,保存完整的武器往往能卖出高价。
在市场的需求下,催生了一批挖掘战场遗址的爱好者,俗称‘挖土党’。
熊国政府对这一行为不加制止,甚至还大为鼓励。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处理挖土党们挖出的士兵遗骸。一旦确认遗骸身份,会追加烈士称号。
而且还会视情况给予挖土党奖励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