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 > 第365章 赏善罚恶,赏功罚过

第365章 赏善罚恶,赏功罚过

第365章 赏善罚恶,赏功罚过 (第1/2页)
  
  说白了,在‘赏功罚过’这一点上,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最根本的区别在于:游牧文明把义务——尤其是天然义务看的太重;
  
  同时又将权利——尤其是后天努力所应换来的权利看的太轻。
  
  奴隶天生就该劳苦一生,且终生无望;
  
  牧民天生就该自负盈亏,并供养统治者;
  
  战士天生就该英勇杀敌,同时又要解决自己的生存。
  
  等等。
  
  反观农耕文明,则摒弃了许多‘什么人天生就该如何如何’的义务,同时又充分承认了各个阶级、群体,通过后天努力争取权益的正确性。
  
  ——贵族或许生来就是贵族;
  
  但若是不知收敛,他也可能有不再是贵族的那一天。
  
  ——农民或许生来就是农民;
  
  但只要足够勤奋,并把握住机遇,他也可能发家致富,甚至封侯拜相。
  
  事实上,农耕文明相对于游牧文明的先进性,其实并非不同文明之间的先进性对比,而是不同文明阶段的相对先进性。
  
  说得再精确一点就是:落后的并不是游牧文明,而是游牧文明发展到现阶段,所抵达的文明进程——奴隶制度。
  
  没错;
  
  如今的匈奴人,乃至于后世千百年后的诸多游牧文明政权,事实上,文明进程都仍处于落后的奴隶制社会。
  
  反观华夏文明,几乎是自有史书记载开始,就已经开始了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的进程。
  
  到了如今汉室,更是已经彻底进入了封建社会。
  
  诚然,无论是过去千百年,还是如今汉室,以至于未来千百年,华夏文明也依旧留有不同程度的奴隶社会残余。
  
  但不可否认的是:无论这些‘残余’或多或少,都始终是残余,而非主体。
  
  这样一看,一切就都很好理解了。
  
  ——华夏农耕文明,也曾经历过奴隶制社会。
  
  当时,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的华夏文明,并不比如今的匈奴人,又或是后世其他游牧文明先进到哪里去。
  
  对于底层,当时的华夏统治者们,也同样是过分强调天然义务,并坚决否定后天争取权利的正确性。
  
  什么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儿子会打洞之类的说法,也恰恰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出现。
  
  但在经过一整个奴隶制社会进程后,华夏文明通过总结归纳,发现这样的社会体制,是有很大的问题的。
  
  奴隶天生就是奴隶,且永远都是奴隶;
  
  所以他们没有追求、没有对未来的憧憬。
  
  故而,在社会生产活动中,他们无欲无求,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欲,都时刻徘徊在有和没有之间。
  
  一个明明小到不能再小的挫折,就很可能让他们生出‘算了,不活了吧’这样的消极想法。
  
  究其原因,便在于这既不能前进一步,也无法后退一步的人生,根本没有值得他们留恋的地方。
  
  但从奴隶往上一级,情况就好了很多。
  
  ——农民。
  
  作为同样困苦,却具备基本人权,并占据文明重要组成部分、占据文明成员绝大多数的阶级群体,农民相较于奴隶,无疑更有积极性。
  
  虽然和奴隶一样,农民生来就是农民,且永远都无法更进一步,以跻身贵族行列,但他们和最底层的奴隶,却有着一项至关重要的不同。
  
  ——奴隶,已经触底了。
  
  再怎么摆烂,也不过是个死字;
  
  根本没有一个更低的阶级、更糟糕的处境,威胁奴隶们‘努力生活,不然情况就要更糟糕’了。
  
  但农民却不同。
  
  作为具备人权的个体,农民需要通过辛勤劳作,来换取足够生存的食物。
  
  同时,作为社会阶级金字塔倒数第二的阶级,还有一个垫底的奴隶阶级,时刻‘威胁’着农民。
  
  ——好好种地!
  
  ——不然你就要变成奴隶了!
  
  这种紧迫感,以及‘情况可能变得更糟’的威胁,让农民不得不更加积极的生活,并投身于社会生产活动当中。
  
  用后世人常用的一句话,来形容当时的农民,就是:努力肯定无法让处境变得更好,但不努力肯定会让处境便的更糟!
  
  于是,农民辛勤劳作,劳苦终生,为保住自己‘农民’的身份,为确保自己不会沦落到最低一级的奴隶,奉献出了自己能奉献出的一切。
  
 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,统治者们开始思考了。
  
  ——既然奴隶没有积极性,那社会的主体构成,就不能是以奴隶为主;
  
  若不然,整个社会都是毫无积极性、毫无紧迫感的行尸走肉,那且不提进步与否——单就是文明的传承、维持,都将会变成一个大问题。
  
  所以,必须把社会主体,从无欲无求的奴隶,改为有压力、有动力的农民。
  
  于是,持续上千年的奴隶制社会宣告结束,封建农耕社会正式到来。
  
  这一阶段大概出现在宗周初期,且尚处于封建文明初级阶段。
  
  一直到宗周暗弱,华夏文明经历春秋战国,才出现了一个从封建文明初期,到封建文明中期的进展契机。
  
  这个契机,源自于秦国的变法。
  
  ——在秦变法之前,不单是秦,天下列国所认同的,依旧是‘只讲义务,不讲权利’的御民之道。
  
  虽然社会主体已经从曾经的奴隶,换成了同样卑贱、穷困,却稍有人权的农民,但统治思想核心,依旧是奴隶制社会的那一套。
  
  你就该种地!
  
  你种出来的粮食,我出多少钱,你都得卖给我!
  
  打起仗了,我让你上战场你就得上战场!
  
  仗打完了,你若是死了,那就是你运气不好;
  
  侥幸活下来了,伤残也都是你活该,健全也只算你幸运。
  
  无论如何,仗打完了,滚回去种你的地,继续供养贵族老爷们吧……
  
  从这套思路就不难发现:其实什么都没变。
  
  说是封建文明初期,说是社会主体从奴隶换成了农民,但其实什么都没变。
  
  社会最底层的阶级,虽然有了自己的土地,但依旧要向统治阶级,缴纳高昂的赋税;
  
  虽然拥有了一定程度的人权、自主权,却依旧无法完全具备对自己的生命、身体的支配权。
  
  ——几百年前,贵族们让奴隶耕地;
  
  现在,贵族们让农民种地。
  
  ——几百年前,贵族们让奴隶上战场;
  
  现在,贵族们让农民上战场。
  
  过去的奴隶吃不饱、穿不暖,如今的农民亦然。
  
  过去的奴隶动不动暴死战场,被贵族时刻掌握着生死,如今的农民亦然。
  
  就好像整个华夏,仅仅只是把‘奴隶制’这个名称,换成了‘封建制’这个稍微好听一点,本质却根本没有任何不同的说法;
  
  而社会最底层的‘奴隶’,也只是换了个更好听一点的名字:农民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